黄委抗旱业务应用系统
发布时间:2020-07-28在黄委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一期工程建设的基础上,充分利用“两台一库”提供的软硬件环境,通过黄委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二期工程的实施,建设黄委的抗旱业务应用系统和旱情数据库,实现黄委抗旱业务信息化零的突破。
利用“两台一库”,获取所需流域及相关省(区)旱情信息,建设黄委的旱情数据库,在旱情数据库及已有软硬件环境的支撑下,初步建立具有监视、预测、评估和会商的抗旱业务应用系统,提升黄委抗旱业务的工作效率。
黄委抗旱业务应用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功能:
旱情监视:提供抗旱值班监视和抗旱会商所需的农业旱情、牧业旱情、城市旱情等旱情监视信息,及时了解和掌握旱情分布状况和影响程度,为抗旱工作提供实时的旱情信息;
旱情预测:主要包括降雨、气温、江河来水和土壤墒情预测;
旱情评估:依据各地实际发生旱情的上报信息、气象、水文等监测数据、社会经济数据库,对旱情等级进行科学评价;并对旱情评估成果进行GIS展示;
旱灾评估:根据监测和各地上报的信息等,对干旱造成的损失和抗旱效益进行评估;
调水专题:其基本功能主要包括: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水系和调水线路图,实时信息监视;水量统计分析,文档管理等功能。另外,本项目需开发定制由黄河供水区的相应系统功能,实现在GIS底图上显示水系和调水线路,主要控制枢纽、跨流域调水、调水过程的实时信息监视和水量统计分析等抗旱调度功能;
旱情会商:其基本功能主要实现地图操作、信息服务、文档生成等三方面的功能;
GIS图形数据包括黄河流域和下游供水区涉及的青海省、甘肃、宁夏、内蒙古、陕西、山西省、河南、山东、河北和天津市10个省(区、市);
抗旱预案:根据实际的墒情数据,计算区域旱情等级,参考省区发布的旱情预警等级,通过会商,确定区域旱情预警等级,启动相应抗旱响应。
1. 基础信息
2. 旱情监视
3. 旱情预测
4. 旱情评估